Part I 开端

2019年末,湔江河谷,一只幼年的鹮嘴鹬

涉足观鸟,或许是小学四年级的某一堂课埋下的种子,记得有一篇语文课文叫《海龟下蛋》,老师在读完课文后又做了一些扩展,恰好我刚刚看过一期动物世界讲述海龟的故事,于是得意的给老师同学描述了那个场景,并获得了认可,这个正向的鼓励便一直藏在心中 :P

后来随年纪增长却也没太在意身边的动物们,直到初入社会,在上海工作了几年,期间喜爱上户外露营徒步的活动,行走中,不觉间对山间海边的动植物产生了好奇和兴趣,因为它们都和家乡的不同。很遗憾,那时没有深入投入到相关的活动中去。自2011年返回成都,生活的压力某种程度上变小了,便多了探索自然的闲暇,尤以鸟类最易观察,就此打开了新世界。

初期多在一个摄影论坛潜水,常常艳羡其中的数毛美照,彼时为了也拍出类似照片,傻傻追着小鸟跑,甚至连望远镜都不知道。大约2,3年后,2018年国庆假期,去到盈江,第一次参加了有导赏的观鸟活动,学习到了观鸟的方法和利用单双筒等工具。接下来的2019年,数度周末驱车巴朗山,也去若尔盖,唐家河等地加新,渴望拍到更多鸟种。期间遇到很多装备精良,时间自由的老师,想来自己现阶段肯定不可能达到那样的条件,怎么拍得出那么多美片呢。心生困顿,开始思索我要如何让这个活动持续下去。

直到2019年末,成都观鸟会沈老师告知,成都市域正在做生物多样性调查,可以将在彭州的观鸟记录整理提交并参与了成都平原越冬鸟类调查。另又机缘巧合,在龙泉山认识朱磊博士,他和小伙伴正投入龙泉山迁徙猛禽观察的活动。谈话间,他问起我怎么喜欢上观鸟的,我记不清当时怎么回答了,但心中似乎有了答案。

让娱乐有意义,我想,这或许是持续发展的动力。由此开始逐步积累本地观察记录,希望有一天可以给家乡的大小朋友们做一些分享,传播对自然的善意,也算是在外求学工作多年之后,候鸟的回归。

最后,想要开始观鸟的你,或许需要做一点简单的准备工作,然后,来吧,走进自然!

Part II 第一份汇总记录

2020年夏,牌坊沟水库,褐冠鹃隼

这份观鸟记录是通过一年多的本地观察整理而来,观察地点主要位于原彭县永定乡的牌坊沟水库,这是一处面朝成都平原,背靠龙门山的水利设施,也是我出生成长的僻静小镇。2020年5月末,第一次来到这里观鸟,车至山前还未停稳,就瞥见两只蛇雕从库边桉树的树梢滑过,那刻起我便打定主意要把这里看好。

整理过程中,鸟种分类参考中国观鸟年报-中国鸟类名录8.0和成都鸟类名录2.0 修订版,在此向前述两份名录编者及参与观察,提供帮助的朋友们致谢!

Part III 引人入胜的壮阔图景

2021年秋,牛心山老鹰岩沿山,集群迁徙的普通鵟

2020年的秋天,我第一次站在湔江河谷,仰望天空搜寻猛禽的身影,偶遇了喜欢观水鸟的钱姐,在接下来的冬天我们完成了彭州湔江河谷(海窝子狮山大桥到石化湿地公园段)越冬水鸟调查。又在2021年的春天来临前,结识了博远小朋友一家,开启了组团观察猛禽迁徙的故事

To Be Continued…